科技 2022-06-19 08:00 作者:思云(四)评论:0    浏览:184    

【思云科技社科技报道 记者 勃潺】隐私计算的应用场景正在日益丰富。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隐私计算市场规模突破了8.6亿元人民币,未来有望实现110%以上的市场增长。

因此,2021年也被称为隐私计算进入应用商业化的元年。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隐私计算目前正处于落地初期阶段,金融、政务、通信运营商领域的商用实践相对领先。

值得关注的是,在多重需求推动之下隐私计算在医疗行业正在加速落地。在中国信通院云大所高级工程师白玉真看来,作为释放数据价值的重要环节,医疗数据融合的需求非常强烈,而隐私计算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隐私计算安全优越性凸显

隐私计算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参与方在不泄露各自数据的前提下通过协作对数据进行联合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在隐私计算技术的加持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过程可保持不透明、不泄露、无法被恶意攻击及被其他非授权方获取,满足开放和保护的双重要求。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的融合和流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传统的数据流通模式存在大量隐私信息泄露的隐患,这就对数据融合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日前,在2022数博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在“数据流通交易与市场培育论坛”表示,新一轮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大潮已经到来,数据商品化、要素化、市场化改革需突破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五大瓶颈问题,我们需要打造开放创新的第三方服务体系新生态。

对此,蚂蚁集团数字科技事业群副总裁邹亮认为“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数据要素的纵深开发利用,数据权属生成过程日趋复杂多变,数据确权的难度不断增加。数据资产估值和定价机制缺失、数据易泄露或被未授权使用、数据共享后难以追踪溯源、公平透明的数据利益分配机制也尚未形成,这些都对数据要素的开放共享和交易流转带来了挑战。”

在邹亮看来,要解决安全与流通之间的矛盾,“隐私计算+区块链”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其中隐私计算解决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而区块链则解决数据确权问题。

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副教授张超认为,推动数据确权,需要充分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其中,多方安全计算等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在不转移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实现对数据的开发利用,推动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对于隐私计算在安全方面的优越性,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高级业务主管袁博也有认同,在他看来,隐私计算成了业内解决相关矛盾的“最优技术解”,通过技术实现数据从可用不可见、到去标识化、到部分匿名化、再到法律规定的完全匿名化的效果,让数据安全有序地流通。

入局生物医疗新赛道

全球对数据隐私及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在医疗领域更是如此。隐私计算因其可保证数据隐私且具有更好的性能等特性,将在未来决定医疗AI是否能够进一步向前发展。不少研究团队都在从事相应的探索,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医疗应用场景中。

在蚂蚁集团看来,隐私计算落地生物医疗“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过去几年,医疗行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大量医疗数据形成有序化积累,为隐私计算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高级工程师白玉真介绍,医疗数据具有极强的隐私属性,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需求尤其强烈。近年来,医疗领域信息泄露以及滥用和盗用的事件频发。2020年4月,世界卫生委曾发表声明,在疫情期间遭受到的网络攻击同比增长5倍,全球23.7%的APT(即高级可持续威胁攻击,指某组织对特定对象展开的持续有效的攻击活动)攻击都跟医疗安全事故相关。

在强需求下,隐私计算最先在临床医学研究、基因分析、联合风控三个医疗场景落地。医疗机构、基因测序公司、科研机构等作为数据提供方,通过隐私计算,实现一些跨机构、跨地域的数据互联互通,在药的研发、药物诊断和疫情精准防控方面有了一些相关的落地。

以临床医学研究为例,白玉真介绍,在一些临床医学研究上,隐私计算可以帮助做一些疾病预测和疾病的研究,辅助智能诊断。

过去,难以获取数据是各医疗机构临床研究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医疗数据涉及病患的隐私信息,贸然使用将面临道德风险和合规惩罚;另一方面,单一医疗机构累计的样本量有限,不足以支撑现代医学的循证科研。解决医疗系统数据孤岛难题是促进临床研究的关键,而隐私计算很可能成为解决这一关键难题的“密码”。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比如,欧盟通过“机器学习分类账编排药物发现”项目构建了Owkin Connect平台,让用户可以利用制药企业的脱敏数据创建更有效的模型。

白玉真介绍,在中国,多地医疗机构也开始运用隐私计算技术解决临床研究的问题。厦门市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实践是隐私计算在医疗领域的典型案例,基于隐私计算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开放平台已完全落地,做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识”。此外,上海长宁区搭建起了健康大数据开发平台,福建省也在筹备打造基于隐私计算的防疫平台和智能系统。

而在基因分析和联合风控方面,对于前沿基因生物研究、保险风控、医疗问诊等,隐私计算都有可能帮助相关机构打开新局面。

艾瑞报告认为,结合医疗机构调研及卫健委相关政策的实施,预计在2022年底或者2023年初,医疗领域的隐私计算采购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并在2023~2025年,医疗领域进入隐私计算投入的增速期。

软硬件一体机或成主流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2022年Q1(截至3月9日),中国隐私计算企业的累计融资额超30亿元人民币,其中2021年占比超过60%。整体上来看,近年来的资本热度持续提升,大量初创型隐私计算企业纷纷入局。2020年和2021年是近年来资本热度最高的两个年份,2020年参与融资的隐私计算企业主要集中于种子轮~A+轮,2021年参与融资的隐私计算企业集中于Pre-B轮~C轮,在2022年,资本热度将持续保持。目前的投资机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创投机构、产业基金、国有企业、各类科技公司等纷纷入局,分别从财务投资、战略投资等多个方面助力隐私计算企业发展。

根据艾瑞《2022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开始关注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从市场客户的隐私计算历史采购经验来看,大部分客户主要偏向于软件层面的技术方案,但是随着密文计算所带来的性能瓶颈越来越明显,软件层面所面临的各类安全性风险也逐渐被用户所关注。软硬件结合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加速卡、可信硬件等多维技术方式,兼顾性能和安全性的保障。

同时,越来越多的市场玩家在软硬结合技术方案上展开布局:除了多年技术能力沉淀的蚂蚁链摩斯、打造软硬件一体机的冲量在线、面向数据密态计算场景提供高性能软硬件算力加速服务的星云Clustar外,还有提供面向政务金融的高性能软硬结合信创产品的洞见科技、推出软硬协同隐私计算产品的数牍科技等厂商也在积极加强软硬件结合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多参与者的入局也说明了隐私计算软硬结合技术方案的正向发展趋势。

目前,“软硬一体的隐私计算一体机”已经成为2022年隐私计算赛道最热的概念之一。在袁博看来,软硬一体的隐私计算一体机的特点在于性能加速、安全加固、易用性增强;而除了工程化的并行计算、功能组件化、容器化部署等,“软硬件一体机”将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流方案。

 
0相关评论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