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2023-06-04 05:00 评论:0    浏览:61    

天涯社区悄无声息地关闭了,甚至连个告别信都没有。果然应了那句老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承载着第一代互联网网民记忆的优质国内论坛,就此谢幕。国外有暗网,国内有天涯。在那个没有微博豆瓣知乎的年代,天涯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这里有最野的明星八卦、有盗走马化腾 QQ 的黑客大神,有各种无下限的极品变态,和脑洞大开的奇人异事……

*图源网络

几乎每一个社会热点事件能在天涯盖起高楼,并在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中持续升温。以至于很多记者也懒得去外面跑了,干脆每天蹲点天涯,来获取第一手信息。当时有一个说法是:全民话题,天涯制造。总而言之,在那个年代,混过天涯就算见过世面了。可是短短二三十年,国内的互联网江湖早已物是人非,天涯逐渐成为时代的眼泪,甚至很多 Z 时代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儿?今年 4 月初,天涯官微发布公告,因技术升级和数据重构,暂时无法访问。可直到现在,网站还是打不开。虽然后来,官微略带戏谑和无奈地表示:“我会回来的”。但其糟糕的财务状况预示着,这次很可能真是,咫尺天涯,永不再见。中文社区的黄金十年1999 年,邢明拿着炒股赚来的第一桶金,在海南创办了一个论坛,名字正是取自当地的名胜“天涯海角”。*创始人邢明此后十年,天涯社区迅速崛起,成为我国互联网最大的 BBS 论坛,当时与猫扑并称为“BBS 届双子星”。鼎盛时期的天涯社区牛人辈出,这里汇聚了一大批思想活跃的知识群体,写手云集,他们创作出了很多现象级作品。那时候的天涯网友真是有福了。想看现代的,有孔二狗的《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想看古代的,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想看离奇的,有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图源网络这还不是全部,前几年火爆的《法医秦明》,还有这两年被翻拍成悬疑大爆剧的《坏小孩》。以及被郭敬明抄袭的那部《圈里圈外》、甚至娄烨导演的《浮城谜事》都是改编自天涯名帖。*图源网络现在理解,为什么那十年,被称为中文社区的黄金时代了吧。除了这些到现在为止都无法超越的 IP 神作,天涯还诞生了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极品小月月、犀利哥等中国第一代网红。*芙蓉姐姐人们惊诧地发现,能造梗的不只有春晚,互联网同样具有让人一夜成名的超能力。在国观、杂谈、鬼话、煮酒论史等版块里,神贴层出不穷,跟帖里各个都是人才。比如著名的“周公子大战易烨卿”,让网友们见识到了贵族之间的对决。

*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还有引起警方注意的南大杀人案“黑弥撒的猜想”……每次神帖一出,必成全网焦点。当然,这里的东西也许未必正确,很多都是编的。但那些文字不仅仅是让人看个热闹就忘了,而是会给大家打开一个全新看问题的视角。说句题外话,现在很多粉丝百万的自媒体博主还在靠扒天涯老帖活着呢。本世纪初可以说是天涯的高光时刻,注册用户达到 300 万,日访问量 2000 万左右。乍一听,这与互联网大厂动辄数亿的注册用户根本没法比。但当时的中国网民只有 7950 万人,还不到今天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每 4 名网友,就有一名“天涯”过客。既然有着这样的“梦幻开局”,天涯怎就沦落到要“关门大吉”的地步呢?有内容有用户,就是没钱与百度和四大门户不同,它们从诞生之日就开始谋划着怎么拿融资,怎么搞上市。而天涯的商业化进程则显得异常缓慢,由于创始人邢明对商业化重视不足,天涯早期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基本上没有和资本扯上关系。也正是得益于此,才有那时独特的社区氛围。用户纯粹为了分享而创作,版主们也没有任何工资,“为爱发电”的程度和 B 站草创时期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模式,虽然让天涯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也有了“人情味”。直到 2005 年,天涯才启动首轮融资,接受了联想与清科创投等机构的 500 万美元投资。就连谷歌这种大公司也抛出了橄榄枝,出资 100 万美元认购了天涯控股 6.67% 的股份。投资到位之后,天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然而,物极必反。高知名度带来的是大量新用户涌入,原有社区氛围被稀释,无脑替代思辨。而“诈捐门”、“章子怡海滩艳照”等影视明星的八卦新闻,不断挑战着网友的下限。2008 年,一名叫奇拿的网友用陈冠希和多位女明星的私密照,点燃了大众的窥探欲。

*陈冠希艳照门瞬间“艳照门”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而天涯就处在这场互联网风暴的中心。流量从四面八方涌入“娱乐八卦”版块。劣币驱逐良币,八卦消磨锐气,最终,娱乐一统江湖。之后的天涯,已经彻底沦为私器,成了一个水军、水贴和广告贴的“大杂烩”网站。至此,老用户们都觉得天涯变味了,越来越不满,纷纷出离愤怒,走人不玩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2010 年,金主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停止对天涯的技术、运营支持。失去了这个大靠山之后,天涯不仅错过了海外上市的最佳时机,还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困局。没机会在创业板上市的天涯并不死心,在 2015 年,转而投向要求更低的新三板。多年的上市梦虽然圆了,但也顺便暴露了自己惨淡的财务状况。据公开招股书显示,天涯 2013 年亏损 3161 万元,2014 年亏损 4465 万元,2015 年亏损 1991 万元,连续三年亏损,底裤都不剩了。后来,甚至宁可被处罚,也不敢发布 2015 年的半年报,因此挂牌仅 6 天就被暂停转让,岂一个“惨”字了得。

*图源网络

自 2016 年底起,天涯就处于停牌状态,并企图出售旅游业务“天涯客”以回笼资金,但这简直是杯水车薪。2019 年 4 月 17 日,停牌两年之久的天涯社区,不得不从新三板摘牌。不确定的商业化之路其实,一直走下坡路的天涯也不是没有挣扎过。最开始做了自己的广告投放工具,吸引到了一些广告主,其中包括京东、7 天连锁酒店等知名企业。但单纯这些靠广告赚的那几百万,对全国第一的社区网站来说远远不够。于是,天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开始尝试各种可能的商业变现模式。SNS(社交网络服务)、聊天软件、与网店联合运营....在当时,还都挺超前,但没有一个做起来的。近些年来,天涯也紧跟潮流,区块链火了搞区块链、虚拟货币流行了又整虚拟货币,甚至把手伸向了元宇宙,去年 7 月还正式启动了“天涯原钻计划”。*天涯虚拟世界白皮书一路走来,天涯在各种模式中摇摆不定,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真正定位。互联网行业的名言是“剩”者为王。只要坚持下来,就有盈利空间。遗憾的是,天涯并没有那么幸运。在众多新平台的挤压下,流量被迅速瓜分,天涯肉眼可见的衰落。作者几乎全部被起点收编,在那里他们能拿到几十万甚至百万的大合同。或许,只有书籍出版或者电影上映后末尾的那句“鸣谢天涯社区”,才能证明他们曾经来过。长文转移到公众号和知乎,微博成了聊天吵架的主阵地。而随着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天涯早就已经成“沦落人”。用户找到了更好玩的地方,创作者有了更大的舞台。此后的天涯虽然活着,但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几乎每一次都是以负面角色出现。先是因为种种问题被工信部予以下架处理,紧接着又传出新增多项被执行信息。而且这都不是谣言,天涯已经累计被执行近 1.5 亿元,创始人邢明也多次被限高。*图源企查查据传,这次天涯关停是因为资不抵债,拖欠海南电信千万服务器费用而无力偿还,估计现在唯一值钱的就剩下数据包了吧。当我们怀念天涯的时候是在怀念啥?在天涯社区无法访问的日子里,社交媒体上开始掀起怀念潮。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老牌网站已经是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但不管怎样,它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青葱岁月,草莽年代。*图源网络那时候上网是有门槛的,不像现在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敲键盘。因为在 PC 时代,家里有电脑的寥寥无几,手机还是 2G 网络,上网还要去网吧,这就间接过滤掉了很多人,网民素质整体相对较高。与其说人们在怀念天涯,还不如说在怀念最早期那种“平等、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胖瘦亦或美丑,在天涯 ID 面前,都没有任何差别。知识分子混关天,愤青混国关,粉丝混八卦,各路人等都能找到自己的码头。大神插科打诨,百家争鸣,大家各守地盘,互不干扰,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像今天一言不合就组团网暴。*图源微博截图然而,进入微博时代,一切都变了。人工制造流量大 V,原本平等的网友,变成了卑微的粉丝,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特别是大数据制造的信息茧房,让每个人都生活在“回音壁”中,偏激与狭隘遍地都是,无序的情绪宣泄加重了舆论戾气,理性讨论成为一件奢侈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代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但并不是每一个阶段都是向上走的。天涯社区关闭了,大神隐退,观众散场。随之消失的,还有第一代互联网平台的精神。参考资料:酷玩实验室:天涯死在2023,是谁的错?蝉创意:中国没有暗网,但有「天涯论坛」略大参考:天涯死后,社区怎么赚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首席商业评论:天涯关停,后会无期三易生活:被执行超亿元、创始人限高,“天涯”已成“沦落人”互联网头条:再见,天涯社区编辑:茶茶再见天涯

 
0相关评论
打赏